高校有資源、有成果,卻難以轉化、不接地氣;企業有需求、有市場,卻技術難求、人才難覓。為破除渠道不暢、效率不高、範圍不廣的校企合作“老大難”問題,促進高校院所與企業“牽手”,高端人才與項目“聯姻”,新沂市近年來推出一系列舉措,為校企深度合作當“紅娘”,趟出一條精準化服務新路子。
  “科技鎮長”:
  爭當校地合作“雙面膠”
  “軟管穿線難題我們一直久攻不破,這下好了,哈工大專家幫助我們實現機械化操作,效益將會大大提升。”談起產學研合作成功,鑫洋電子公司負責人滿臉是笑:“多虧了王志軍主任。”
  王志軍是哈爾濱工程大學教師,2014年8月到新沂任科技鎮長,掛職開發區副主任,任期1年。鑫洋電子的難題破解,他當記頭功。
  和王志軍一樣,近年來先後有34名高校教授在新沂掛職,這些“高精尖”們,為地方產業發展、企業轉型升級開出了一張張“藥方”,先後建成85個校地、校企合作聯盟,解決130多個企業難題,引進43名高端人才,其中院士1人、“千人計劃”專家5人……高校院所成為新沂科學發展的智力支撐。
  對此,科技鎮長派出單位——天津大學副校長舒歌群頗有感慨:“科技鎮長來自高校、熟悉高校資源,掛職基層後又瞭解基層需求,就像是‘雙面膠’,一下就把校地、校企緊緊粘住了。”
  網絡“淘才”:
  校企“鴻雁”傳書來
  依托互聯網、雲計算和大數據,新沂市建成“鐘吾淘才網”,其中“一鍵淘才”成為亮點。
  中騰石英的技術需求發佈後,第二天就收到不少郵件,“淘才網”給出多名意向人才供企業篩選,最終企業與遼寧工業大學材料領域專家齊國超簽訂合作合同,複合熔煉法生產大尺寸石英玻璃設備項目也順利落戶。
  說起“一鍵淘才”的秘密,該市人才辦主任周冬梅解釋道:“我們前期跑遍本地180多家企業和國內80多家高校院所,下足笨功夫建立了規模龐大的後臺數據庫。借助信息技術,系統會把企業需求與人才需求智能匹配,還會自動抓取網絡上的關聯信息。在碰撞中,企業需求或人才需求一呼百應,校企對接成功率大大提升,網上淘才實現快速化、精準化。”
  “不光能淘才,像各類項目申報、人才在線交流、創投風投公司信息等等,網站的功能很強大,每一項都做到企業的心坎上。”江蘇凱達副總經理徐騰這樣評價。
  據統計,網站上線不到5個月,訪問量就突破2萬人次,30多家企業與高校院所、高端人才攜手進入“蜜月期”。
  引才“蜜蜂”:
  延伸“觸角”遍全球
  日前,新沂駱馬湖水產與江蘇淡水水產研究所合作項目——“中華絨螯蟹新品種‘長江1號’”獲批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,企業因此牢牢占據行業高地。讓人意外的是,這項合作搭橋者,卻是南京農業大學漁業學院新沂籍在讀學生馬蕭蕭。
  一名在校大學生因何當上了企業的科技“紅娘”?
  “我們先後聘請1000多名新沂籍大學生擔任人才工作聯絡員,充分發揮他們與高校院所‘零距離’的資源優勢。他們就像一隻只辛勤的‘小蜜蜂’,助力校地、校企釀出甜蜜事業。”新沂市委常委、組織部長楊遠朝給出了答案:“當然,成績突出的,我們有獎勵。對願意回巢的,我們也有相應的優惠政策。”
  不光是新沂籍在校大學生,該市還實行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雙輪驅動,依托駐外招商分局設立12個人才聯絡處,選聘83名人才工作聯絡員;同時在美國、加拿大、新加坡等地設立6個“海外人才聯絡處”,28名新沂籍留學人才成為引才“小蜜蜂”,熱情演繹“非誠勿擾”海外專場。
  本報通訊員 滿東廣
  本報記者 吳紅梅
  (原標題:新沂:打造校企合作“非誠勿擾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o95xovqr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