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背景
   銀川73歲的袁大爺乘坐53路公交車時,突發癲癇,多虧司機、乘客相助並及時撥打120求救。6月19日,袁大爺的女兒撥通本報熱線感激地說:“我父親是幸運的,摔倒了竟然遇到這麼多好心人,希望通過貴報向眾多好心人表達謝意。”(本報6月24日10版)
   老人在公交車上突發疾病,可謂千鈞一髮,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這時公交司機、熱心乘客積極相助,幫助老人化險為夷。這樣的熱心人值得點贊,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,在公共場合出現這樣的險情,不能只指望熱心人伸出援手,更需要各個相關單位能拿出切實有效的應急舉措。
   展開來講,公共場所人流量大,情況複雜,容易出現有人突發疾病的險情,即便是立刻撥打急救電話,救護車趕來也需要一段時間。但對於患者而言,這段時間往往就是搶救的黃金時段,倘若現場能進行急救,就能把發生悲劇的幾率降低到最小。
   從目前情況來看,對於公共場所急救缺乏細緻明確的管理規定,一些單位雖說也會對員工進行一些培訓,但還不夠系統化和常規化,加上缺乏急救設備,如果真發生險情,工作人員除了撥打急救電話只能干著急,這樣很容易造成難以輓回的悲劇。如前不久一條“深圳女白領在地鐵口猝死,躺地上50分鐘無人救”的新聞讓人扼腕嘆息,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,固然有多方面原因,但恐怕也暴露出公共場所急救工作未跟上這一短板。
   對此,職能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,首先要在充分調查論證、廣泛征求民意的基礎上針對公共場所急救出台相關管理規定,如要求公共場所主管單位應制定相關應急方案,對員工進行系統規範的培訓,若有必要,還應持證上崗。同時要針對本單位特點添置必要的急救器材和設施。如公交車要配備急救箱,電影院、廣場、商場、超市、公園等公共場所,應考慮設置醫務室。有關單位平時還要經常開展急救演練,以提高工作人員的應急能力。同時市民們也應積極學習急救知識,這樣多措並舉,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悲劇發生。
   朱慧松  (原標題:公共場所急救要多措並舉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o95xovqr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